这是我 2023 年第一次旅行,准确的说,是这三年闹剧过去以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这次旅行从长沙出发,最远到达丽江,来回实际行驶的里程超过 4600 公里。什么概念呢?作为对比,从哈尔滨到海口的总里程是3800公里。
规划
这么长的行程,自然要仔细规划。
关于国内的地图不好用这件事我几乎无力吐槽。2010 年时,我曾踏上一次长途旅程——从海南到三亚,当时我们使用还在大陆运作的谷歌地图规划路线。而今天使用百度地图规划路线,规划的体验却和十几年前的谷歌地图相差甚远。谷歌地图因为失去在大陆采集数据的资质停止更新,甚至想用都用不了。无奈只能使用勉强用手机规划一条路线。
一开始我对这条路线应该怎么走并无头绪。于是我请出了 ChatGPT 为我献上旅行计划一则:
ChatGPT 还真就给我制定了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旅行计划:
看起来是不是非常靠谱?要真靠谱我早就把这一部分一笔带过了。
第二天直接从凤凰开车开到大理?然后在云南和各市之间反复横跳?我严重怀疑 ChatGPT 对中国地理的了解程度。不管怎样,这份旅行规划过于离谱,肯定是不能用的。不过,其中列出的景点倒是算有参考价值。
用 ChatGPT 规划行程的计划泡汤,无奈只好自己慢慢摸索。本次旅行的主要目标是去云南度假,避开长沙的寒冷。所以,赶在下一轮寒潮之前到达云南是很有必要的。驾车从长沙到昆明有两种大体方案:大体上贴着沪昆高速,以及先走一段杭瑞高速。由于杭瑞高速正好经过凤凰,一个不错的歇脚点,并且后面的行程更好安排,选择这条线路作为大体上的行程显得更加合适。
于是根据这条路线,我大致规划出了这次到达云南之前的行程。
出发前
2022 年的夏天,我顶着酷暑拿到了驾照。
考完驾照以后一直在开车,但开过的路况却仅限于市内路况。无可奈何于学业和这三年来疫情防控的闹剧,我们一直在忍受。
当时还处在感染大潮轰轰烈烈的时期,各种新闻与小道消息与社交媒体,无一不在反映一件事:那就是很多人都染病了,多到能够让街上的人甚至比所谓的“放开”之前都少上不少。人们都在家里养病,谁有心情出去旅游?
不过那时我和我的家人都已慢慢从感染中恢复过来,我们感到的已经不再是肉体上的疲倦,更多疲倦来自精神上。趁着这一轮感染潮消退之前,也就是三年以来最大的一波旅游潮到来之前,我们应当尽快将计划付诸实践。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买点东西随后出发
出发前的物资补给很简单:
- 3桶泡面
- 3盒自热米饭
- 一箱矿泉水
- 6瓶红牛
- 其他一些零散的零食
以及最后的把油加满,直接走人。
出发
凤凰古城
这是我第一次开上高速,当然,实习期内只能在经过实习期的老司机陪同下上高速,好在高速上并不是很堵。第一次上高速很容易累,于是乎在开了一个小时的时候进服务区换人了,在换人以后边聊天边开的时候。高速上忽然堵车,还好雷达起了作用踩了一脚急刹。在吃完午饭简餐后一口气到达凤凰古城,很累,住在一家还不错的店子里,只可惜这家店位置不是很好,离景区有15分钟路程,只能在晚上去吃晚饭以后顺便看看夜景。尽管之前来过一次,夜景没有让我失望,虽然凤凰的店在3年时间里倒闭了不少,但很多不以盈利为目的,底子扎实的小店还是保留了下来。文艺气息很浓,很多有趣的店藏在深深的角落,文静,安宁。我很后悔,我没能抓住机会,去其中之一喝几杯杯咖啡或酒,坐在一个角落里慢慢休息,慢慢去感受这座古城。
吃饭的时候喝了点,晚上在古城里散步,繁华的 Tourist Attraction 旁,喧闹的古城商业,安静的小巷里,时不时可以发现店铺转让的公告。上一次来凤凰古城是在2015年,当时正值劳动节,城内人山人海,一眼所及的店铺无不生意红火。现在同是旅游高峰期,人流却不到2015年时的一半。
凤凰古城在2015年前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挫折:第一次是2013年时臭名昭著的古城收费事件,在2016年结束。第二次便是这一次的三年疫情了。
两次事件都对凤凰古城的客流量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中以2013年古城收费事件为甚,这次人祸造成的客流骤减甚至直接导致凤凰古城内爆发示威游行。这是当时的一篇报导:
当时的报导还真是正常且真实得多,不过这都是另一个话题了。
好在现在生活正在慢慢恢复正常,凤凰的客流量也得以恢复的机会。总让我想起一句来自 Cytus 2 背景图的一句话:
Keep moving on.
即使天塌下来,生活也还要继续。生活无论如何都要恢复正常,人们努力的将塌下来的天支撑起来,在第二天早上,大家起床,喝到了早晨的第一杯咖啡。
镇远古城
从凤凰出发,不久便进入了贵州铜仁,转眼间所有的车牌都变成了“贵C”开头,这对我们来说还有些不习惯。虽然自我们从长沙出发以来海拔一直在缓慢上升,但因幅度不大,我们并没有明显感受到。不过,自进入贵州以来,由于北风被山脉挡住,天气逐渐放晴,这才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穿越了省界。
凤凰到铜仁的路程比较顺畅,到了中午饭点时,我们赶到了铜仁。
这是铜仁解放路上的一个步行街,只要在中国生活过,都知道一个城市的解放路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带,然而导航依然无视堵车的风险,将我们带到了这里,正值中午,我们也决定在此歇脚吃饭。
铜仁的车牌以“贵C”开头,其在贵州省内的地位与桂林于广西、湘潭于湖南的地位类似,在城市建设方面,铜仁自然不会差。铜仁原名“铜人”,相传元朝时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大明一统名胜志·贵州名胜志》卷四铜仁府:“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盖境西南有大江,西北有小江,当其合流之处,崖高数十仞,挺然立于中流,相传有渔者没其底,见三足如鼎,得铜范儒、道、释三像,故以铜人名崖。及置长官司,始易‘人’为‘仁’。” 张澍《续黔书》卷三:“元始置铜人大小江等处,其曰铜仁者,则明洪武初改之之误也。”
铜仁有相对悠久的历史,顺理成章成为了一座旅游城市。其周边的梵净山,思南石林都是值得一看的景点。奈何梵净山乃避暑胜地,而这次来的时间是冬天,并非一个好的参观时间点,遂放弃参观。
如果你想在铜仁解放路上找到一家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馆,可能会有些失望。和许多城市一样,解放路上大多是商业店铺,老字号饭店由于承担不起高昂的房租,已陆续搬至租金更便宜的地方。这条路上唯一醒目的饭店居然是麦当劳,无奈之下,我只好进去买了点东西填肚子。
在铜仁短暂停留后我们再次出发了,然而,这一次的行程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在我看来,从铜仁到镇远,才算真正的进入贵州。这一段路十分颠簸,像是原本想要提质改造成宽阔的公路,但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最终被过路的大车压得坑坑洼洼。在这段路上,我们的平均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0公里,其难走的程度可想而知。
只要最终看到的风景足够好,再难走的路都不虚此行。然而,镇远并没有给我惊喜。我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原来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镇,将苏联式的房子加上马头墙,刷上白漆,贴上“青砖”,就包装成了一个古镇。镇上的人文气息少之又少,完全不能给人一种沉浸感,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依然非常浮躁和喧嚣。这不禁让我想要以这一句话评论这个古镇:取了大城市糟粕,却未能学到大城市的精华。
唯一值得看的,是环绕在这个“古镇”周围的山水。
镇远毕竟地处偏远的贵州,其景色、文化底蕴、旅游氛围完全不能与湖南凤凰相比,奇怪的是,镇远古城竟然被评为5A景区,而凤凰古城仅仅被评为 4A 景区,难道是因为凤凰古城的收费事件?
镇远县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东邻的湖南湘西中部有一凸出部分,恰像一个楔子,插入贵州东部凹处。镇远县就处在这个凸凹结合部上。不知哪朝哪代哪位先生称镇远为湘黔门户,这一点上,与湖南凤凰无二。据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泛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宋绍定元年,公元1226年,赐名镇远州,“镇远”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镇远有被誉为有“长江三峡之雄伟,桂林山水之秀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三峡景区,也有可同四川九寨沟媲美而被古人惊叹为“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的铁溪风景区,有广为历代名人盛赞的镇远二十奇景,还有野趣神韵堪与湖北神农架相比的高过河幽地。除此,镇远还有众多千奇面怪、千姿百态的溶洞兀峰、奇石奇景荟萃。
看到这一段话,我自然的联想到我的出生地永州。永州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永州的美景待他不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欧阳修游览零陵时,亦曾写下“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的吟咏。不仅如此,永州的自然美景也毫不逊色,九嶷山乃属国家森林公园,而其中的炎帝陵更是极富竞争力的景点,加之永州毗邻桂林,有世界级的顶级旅游目的地为伴,发展旅游业不说不费吹灰之力,也绝非难事。
小城永州自有小城的格调,泛舟潇湘,每天下午在河边悠闲钓鱼的人不计其数。富有文艺气息的小店散落在此,藏在永州的各个小巷。这是一个生活节奏缓慢的慵懒城市,活脱脱一个逃避凡尘的绝佳地点。
奈何,永州并未能抓住这些绝好的发展机遇,错过多次发展旅游的风口,在毫无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发展的重心竟然落在工业上,沦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城市。
镇远与永州相比,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既没有永州古时零陵郡的建制,也没有永州湖广要道的区位。甚至不久前还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却成为5A级景区。相比之下,永州的旅游体验比镇远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趟旅途让我充分的体会到一点:冲着5A景点去旅行,还不如抽签决定去哪个景点,旅游体验决不比5A景点差。
贵阳
一大早离开镇远古城后我们赶往贵阳。铜仁到镇远的烂路令人印象深刻,在走国道还是高速的问题上算是让我们坚定的选择了全程后者。
于是我们很顺利来到了贵阳。
作为省城,贵阳自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但也免不了“千城一面”的单调。这是我在贵阳黔灵山顶的景观亭拍下的贵阳城景,其实,在岳麓山上鸟瞰长沙,你也会看到大同小异的景色:光污染的摩天大楼,大道平整宽阔,小道穿城而过。无非如此。
从酒店到黔灵山的路上遇到几个施工地点。这也是在别的城市能够看到的:不统一的城市规划导致每三五年,城市道路挖了又填,填了又挖。不光阻塞交通,切断人行道,还有噪声和烟尘污染。总让我感觉回到了前几年长沙地铁还在兴建时,我家周边的环境。
贵阳在网上给我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花果园,号称是全亚洲最大的住宅区。于是,即使在贵阳只能停留一天,即使开车一上午累的只想趴在酒店休息,我还是在从黔灵山返回酒店后不久搭公交车前往了花果园。
花果园亚洲最大住宅区的名号名不虚传,可以说简直就是黑压压一片。
摩天大楼实际上是反人类的,它并不宜居,同时会造成非常多的额外问题。然而在贵州花果园,这样黑压压的摩天大楼数以百计。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灾难”。
以色列 Isaac Meir 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系统地总结摩天大楼的各种缺点,简单的总结下来有如下几点:
- 能耗巨大,摩天大楼是天然的温室,加之内部人员与器件所散发的热量,致使其必须依赖大型空调散热
- 成本太高,建造摩天大楼所需要的成本比一般高楼多得多。
- 安全问题,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电梯无法使用,高层的人员如何撤离到地面?
- 社会问题,摩天大楼会对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挑战,下楼的麻烦也减少了人们出门的频次。
既然明知摩天大楼有如此多的缺点,为什么人们还是热衷于摩天大楼?为什么一栋栋摩天大楼总能得到足够多的资源拔地而起?显然不是因为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一样钱多到没处花。
不只是在贵阳,而是全国各地,尤其是近几年经济不景气,烂尾楼从来是不缺的。上面图中出现的花果园双子塔,虽然看上去光鲜亮丽,实际上已经沦为一个烂尾花瓶。
2015年封顶的建筑,下面的商业层却是完全的废弃状态,充斥居无定所的游民,场面一度让我认为我在赛博朋克的烂尾楼下。而旁边供开发商高层享乐的花果园白宫,则是外表上就恢弘大气,内部据透露亦极尽奢华。
倒是大楼的另一边,开着一家类似酒店的场所,让我还能找到这栋大楼的一点实际用途。
远看一栋大楼,近看败絮其中。
政府支持求政绩,开发商们饱私囊。
银行放贷有恃无恐,来日崩盘有人来救。
那么究竟是谁来救?只有政府的巨额税收。
建设摩天大楼需要耗费的大量资源,一切都因为腐败而被腐蚀成一个空壳。只有那些开发商们赚足了钱,政府也因此获得了政绩,银行也收获了利息。只有我们,要为这一切荒谬的投入买单,却享受不到实际的好处。
黄果树瀑布
从花果园回来以后,一夜无话。
第四天是赶路的一天,这一天的赶路还算顺利。由于冷空气加速南下,我们决定赶在冷空气之前加速前往下一站。这样一来,这一天就需要直接从贵阳赶到昆明。
贵州大部分是山区,旅游资源实际上非常丰富,自然风景有前面提到的梵净山,黄果树瀑布等,人文资源一样也不缺,西江千户苗寨等地在来贵州之前我就已经耳熟能详。如果只是在贵阳住一晚上,相当于直接略过了贵州的旅游资源,即使时间很赶,我们还是决定去黄果树瀑布看看。
一大早从酒店出发,边开车边啃面包,一路无事到达了黄果树瀑布景区。碰巧赶上为了恢复旅游,贵州全境景区门票免票。花了三个小时在黄果树景区游玩。
从景区出来时碰到了一位景区工作人员,他给我介绍了黄果树景区极盛时的状况:黄果树景区本身就有完善的接待设施,接待能力很强。旅游高峰期时,一天的接待量可达到六万游客。此时,景区内观光巴士车来车往,栈道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黄果树景区内著名的景点水帘洞,甚至需要排队1小时才可游览。我在参观时,发现去往水帘洞的路上,出现了一个标示牌,上书“因最大安全承载量问题,水帘洞景区需要排队进入,预计需等待一小时”。而今天的黄果树景区,游客稀少,进入水帘洞完全无需排队。据称,即使免门票,目前的游客接待量也只有每日三千。
从黄果树景区出来时会经过一段有意设计的路线,引导你经过景区的纪念品商店区。这个商店区非常庞大,从其使用的痕迹依稀可见往日的繁荣,如今到处都是关门歇业、门面转让的告示,只有寥寥数家商户苦苦支撑,盼望政策放宽后的人潮,只可惜,折腾了这么久,大家口袋里真的还有钱来消费吗?
之后便是与寒潮赛跑快马加鞭赶往云南。贵州与云南交界的山区本身就对寒潮起到了很好的阻隔作用,又因为焚风效应,实际上几乎完全抵消了寒潮的影响。
所谓云南有所谓“彩云之南”的称呼,进入云南,真的就如换了一片天。天空很蓝,而且是以周计算的,连续的蓝。
云南的日照时间很长,可以算作是“中国的阳光地带”,从长沙到昆明,感知相当强烈。在长沙生活的人盼着出太阳的时候,昆明人大抵在盼着下雨。
下午五点,我们还在路上,太阳依然很高,实际上我们不光在和寒潮赛跑,也在和太阳赛跑。
我们几乎全程在向西开,跨越的纬度几乎足以制造一个小时的时差。地球是倾斜转动,北半球正值冬季,越往南走,白昼就越长。昆明的下午5点,几乎是长沙的下午三点。
抚仙湖
抚仙湖是云南第三大湖,和省会昆明只有一山之隔,水质非常清澈,是昆明人的度假胜地。
《地理·中国》曾拍过一期节目讲解抚仙湖,链接附上:https://tv.cctv.com/2015/05/30/VIDE1432970526664662.shtml
抚仙湖周围不乏开设小吃摊的本地人,藉由抚仙湖连续的好天气,以及周围宁静的氛围,小吃和音乐总能让我忘却很多生活中的琐事。若是要我给这种氛围一个评价,我将回答:还会再来的。
这是拿不拿在当天发布的新歌,氛围真的是可以影响心情的魔法,而心情是能让歌变得无限好听的魔法。
虎跳峡
虎跳峡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峡谷之一。
网上能找到的关于虎跳峡的评价里,很大一部分人自述来的动机是因为国家地理的安利,然而我在网上搜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国家地理相关的文章,也许是某期节目吧。
虎跳峡的高路徒步线路是世界级的徒步线路——强度不大,风景很好。
这条徒步路线相当成熟,几乎是每逢岔路,必有路牌。路牌通常是客栈老板所设,其上也是他们客栈的名字,简单来说,就是广告。当好几个客栈,乃至十几,几十个客栈在同一个地方打广告时,这些广告竟然也像是被施了魔法,变得有趣了起来。
虎跳峡中途有一客栈,名曰 Halfway。疫情之前诸多国际友人来到这里,欣赏其观景平台的“日照金山”,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世界著名的观景平台。而因其位置非常好,在这里蹲厕可以看到雄伟的虎跳峡绝壁山峦,于是大家都给它一个笑称,曰“天下第一厕”。
在湖南生活了这么久,几乎不知道干冷是什么感觉。每逢湖南降温,其必然是又湿又冷,气温还没降到零度,湿冷所带来的“魔法攻击”就能让人赶到寒冷无比。直到这次徒步,路已结冰,一看天气,才察觉温度已到零下,我方才体会到干冷的感觉——原来,干冷是只需要穿点衣服就能挡住的。
丽江
Fun fact:虎跳峡在香格里拉,不是丽江!
丽江是全国旅游发展很早的城市,毕竟是江泽民时代就已开始发展。
丽江本身的城市建设,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的。本身没有高楼大厦,规划也还算整齐,活脱脱一个宜居的城市。而丽江古城,商业化气息就非常严重了,甚至有肯德基和麦当劳。
此地气候非常好,我们在此游玩的时间里,天气非常适宜:在高原上,天空都矮了下来,蔚蓝无暇。空气适宜,因为污染被高山阻挡——作为一个旅游城市,丽江几乎没有什么高污染产业了。
丽江古城内有一些自古城成为景点就一直开下来的老店,味道和环境都属于上乘。不知怎么的,高原的食材就是比平原上产量少,质量却比平原上的视频高不少。在丽江古城,沐浴在阳光下,享用高原醇美的食材。抑或在夜晚到来,在古城熙熙攘攘的氛围里慢慢用餐,都是不错的选择。
古城总是有一种魅力,看见古城的繁华,总能让人忘却一切现代社会的糟粕,令人回到过去,享受当年美好的繁华。
在这里,你会发现,时间并非总是线性发展。
城内之精华是木府,顾名思义,即木家府邸。木府是当年木氏土司修建的府邸,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游至丽江时,曾在其游记中描述木氏土司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足见其规模壮大。
木府的规模壮大,得益于当年中原王室的支持。处处都是“敕造”,足可见到木氏土司和中原王室的关系良好。
土司的地位约等于藩王,皇帝坐的是龙椅,藩王就坐一把“虎椅”
1996 年,木府在主要来自世界银行的贷款下被修复。能够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修复成如此水平,已经非常不容易。
登上高处,可以欣赏到几乎半个丽江古城。
在丽江古城,能明显感觉到来自国外的客流正在慢慢恢复,起码,你能在街上看到前来参观游览的外国人了,虽然肯定不如三年前的水平,但至少正在慢慢恢复。
听本地人说,丽江古城相当于丽江的市中心,是夜生活的好地方。我特别留意了这一点:夜晚来到丽江古城,只见夜店、酒吧到处开张,十分损害古城的氛围。虽说酒楼瓦肆和迪厅夜店本质上并无区别,但我相信来到这里的外地人,都是受够了大城市的喧嚣,想来感受古色古香的氛围的吧。可惜,晚上经过迪厅密集的古城街区时,人们便会感受到这种格格不入,大失所望。
大理
云南曾经有过一段政权叫做“大理国”,在两宋时期存在。疆域落在今天,遍及中国、老挝、缅甸、越南,当然,大部分在中国。大理即是大理国的首都。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首都的建制自然豪华,而我们到达大理时,过年的人流已经将大理挤得水泄不通,在大理歇脚的计划只好作罢。
古城周围停车总是非常紧张,就拿我们在大理短暂停留的时间来说,吃了个中饭,花了大概半个小时,却被迫在每小时10元的停车场停车。这个价格,已经比肩闹市中心的紧俏停车场了。也许是我们赶到大理时已经接近新年吧。
大理三塔,佛教建筑也。就在214国道旁边,还是非常著名的景点。这里在大理国时期扩展为890间屋子、11400尊佛像、三阁、七楼、九殿及百厦,被称为“佛都”。大理国22代国王中,就先后有9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
你大概也在网上听过“虽不信佛,但敬佛”的人,我大概也算其中之一吧。此次参观,也算让我更加敬佛了。
回程
在昆明过年
赶到昆明的那一天正好大年三十,于是我们顺理成章的在昆明过年了。
省城的接待能力普遍不会很差,昆明也不例外,加上非常多的人在春节时实际上会离开省城回到自己的家乡过年,省城的接待压力反而会有所减少。于是我们便可以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住下来。
前面提到过昆明是全国全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城市之一,现在看来,名不虚传。我们在此过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的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现在,这个春城的名号,是我们留在这里的最大理由。
昆明是中国的战略大后方,抗日时期,即使日寇再凶猛,也未能攻下昆明城。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南开,在此共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昆明一城,就荟萃了全国最精华的教育资源,如果昆明有意识,也一定会受宠若惊吧。
大年初一在官渡古镇,人潮涌动,完全觉察不到是大年初一——几乎所有的店铺都照常营业,人们也享受这里的生活。这里刚好在举行什么“美食文化交流节”,看到老长沙臭豆腐的摊位前人满为患,我甚至有些想笑:这东西真有这么好吃吗。
百色
花了两天时间到百色,中间曾经去过一个叫做普者黑的破地方。我的评价是,吸引的来人,但留不住人。反倒是百色,打破了我对其之前的印象。
从昆明一路向西下高原,就会到达广西,到了广西,第一站便是百色。
进入百色,市容整齐,气候宜人,倘若是抛弃那些热门的“养生”城市,百色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住家的地方。毕竟靠近海洋,纬度也低,气候终年不会太冷,湿度也是无需担心的。
翻看百色建制的历史,就会发现百色的建制几乎是一路绿灯——从直隶厅到县,从县到市,不断升级。百色是革命老区,除开城市自然发展的因素,这大概也是革命老区的专属待遇吧。
在黎平待上最后一晚
黎平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驻留的地方,为什么要在这里再停一个晚上?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若是打开地图,规划百色到长沙的路线,你就会发现黎平刚好就在这两个地点的中点。黎平地处湘、贵、桂的交界,看上去也像一个很好的中转站。
至于风景,我们无暇观看。尽管黎平有各种侗族大寨等,我等也只能在酒店附近转转。于是我们看到的人文景观便只有翘街了。
黔东南人有一特色菜名曰牛瘪,具体就是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过滤后食用。至少,我这个外地人是觉得难以接受的。
近期香港流行起“两送饭”,黎平人其实也有自己类似的两送饭——炒好的牛瘪以食品袋装好直接带回家,就是一道现成的菜,价格和同样份量的食材差不多,还不用洗碗,何乐而不为?我体验了下,其实味道很不错,只是不论是烧菜店面的卫生环境,还是什么措施都不采取,直接用普通的塑料食品袋盛装这一做法,实在是让人担心,第二天自己会不会拉肚子呢(苦笑)。
沪昆高速上的大堵车
第二天早上出发,本以为只要6个小时我们就能赶到长沙,没成想,这成了我们这次旅途中最难熬的一段。
每逢新年,像是沪昆高速这种全国高速的大动脉就会拥堵不堪,从前觉得没什么,直到自己体验过一遍,才知道拥堵有多严重。从前有一错觉——高速堵车再怎么也没城市堵车严重。上到高速才发现,过年高速上那种水泄不通的堵车,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具体有多堵呢?看看就知道了。
从早上10点出发,一直到凌晨两点,一直被卡在高速上,我看,几乎是没有什么别的情况能让我们(轮换)开这么久的车了。回来之后我才发现我的脚已经淤青——踩刹车踩的。
旅行总觉得学之甚少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趟行程满打满算也接近空间距离上的“万里”了。但每次行程下来,我总觉得,我学到的甚少。每个自然、人文景观,对我来说,似乎更多意义上是一个过眼云烟,甚至连放松身心的作用都没有起到很多。现在想想,为什么行万里路之后,收获如此之少呢?也许就是因为读书没有破万卷吧。
在虎跳峡,壮观景色之外,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也许更能让人迷醉。在丽江古城,除了古时的繁华,历史近在眼前的感觉或许更让人心生满足。行万里路之前需要读万卷书,或许这句话也有这样的意义吧:当从万卷书内汲获的知识在现实中找到参照和实践,心中生现的满足感和安然是让人赶到自己和世界真实存在的最好慰藉。
这篇游记从1月开始撰写,一直到4月中旬才接近完成。回看我最初写下的文字,总是对我那近乎流水账的文笔感到羞愧。这3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不少事,有一段时间我也经受巨大的压力,压力却也不总是带来坏处,它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更加成熟。
这不是一篇完美的游记,也永远不会是一篇完美的游记,在撰写它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精炼文字,学会了更加成熟的语风,学会了在不那么理想的环境下写作……。这篇游记对于我来说,已经超越了一篇游记的意义——它一直在见证我的成长,即使这并非我原本的目的。
为什么要旅行?也许我已经有了答案。